协康会
资优儿童的特别需要
自14岁会考状元何凯琳及9岁数学神童沈诗钧出现后,如何培育资优儿童顿时成为城中热话。原来在成长过程中,资优儿童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现时本港尚未有一套完善政策来培育资儿童;面对上天赐予的资优子女,很多家长都抱怨不懂教,甚至有苦自己知。
谈到资优儿童,大部分人会想到他们的学习智能,但协康会「青葱计划」曾接触不少家长,他们带着资优子女来寻求协助时,受困扰的多半不是子女的学习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及情绪。因为子女经常被学校投诉上课不留心、不合群、不懂控制情绪;有时还搞乱秩序。
基於资优儿童天赋异禀,一般学习内容无法吸引到他们的学习兴趣,故此他们会坐不温席、表现活跃及不守心。据报道,何凯琳读幼稚园时,曾被老师投诉在课堂上不专心,并怀疑她有过度活跃症。上了数天课,凯琳妈妈把她带走了。
另外资优儿童与朋辈的关系也不太和谐,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同侪高,思想亦较成熟;在他们眼里,同学多是幼稚的,故与朋辈相处时,难免有沟通困难。若不理解资优儿童的特质,家长及老师很容易误以为他们惹事生非,甚或加责骂,有些更因此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情绪和亲子关系。
并非所有资优儿童都是通才,有部分属偏才。多半资优儿童在某方面有特殊天份,其余的能力则与一儿童无异。「青葱计划」曾协助过一位10岁资优儿童,他拥有15岁数学智能,但他的认知发展、情绪智商等与同龄儿童相若。特别是面对逆境时,他很容易放弃,经常要别人给予辅导和鼓励。
针对资优子女的特殊天份,家长作适当的栽培也是理所当然,但切忌拔苗助长,避免子女背负过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家长要留心子女其他方面如心智、社交、情绪和行为的发展是否有偏差,有需要时应寻专业意见。在资优儿童成长路上,身心平衡发展对他们适应学校和社交生活有莫大帮助。
撰文:协康会行政总裁曾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