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Think Bright - 理論基礎

Think Bright的理論源自Vygotsky的貼近發展區的教學理念,並參考Feuerstein的導引學習和Tzuriel的動態評估理論作研究基礎,再作本地化調適。研究建議施教者先辨識學習者的學習潛能,並將學習內容設於貼近發展區,然後按學習者目前的需要與能力,不斷調整介入的程度,作為鷹架輔助,進行互動的導引過程,尤其針對提升學習者的思維技巧。過程中,學習者可獲得正面的回饋和支持性的引導,使學習成為一種正面、自發、充滿鼓勵和內在滿足的活動。

上世紀,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 (Lev Vygotsky, 1896-1934) 的社會文化發展理論中有一些很重要的觀點是引領我們發展 Think Bright 的訓練。

貼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維果茨基深信兒童透過模仿成人能夠逐漸建立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此,他提出貼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的教學理念 (見下圖):把「孩子不需協助而能做到的事」(即孩子目前的實際能力) 與「孩子就算有成人的指導也不可能做到的事」 (即超越孩子本身能力發展的界限) 兩者之間的距離,稱為「貼近發展區」(即孩子本身能力可發展的潛能區)。維果茨基的看法強調兒童的發展潛能,提倡師長的指導需要緊貼兒童的發展潛能,以提升兒童內在智能和解決問題的潛在能力(Rice, 2001)。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圖﹕貼近發展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的概念

 

維果茨基的理論主張學習的過程需由老師提供一個暫時性的支援來協助學生發展學習能力,這個暫時性的支援 (鷹架,scaffolding) 可能是一種教學策略或教學工具,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便逐漸將學習責任轉移至學生的身上,最後讓學生能主導學習,並經由學習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 (Siegler & Alibali, 2005)。

此外,以色列籍的弗耶斯坦教授 (Reuven Feuerstein, 1921-2014)根據他很多的臨床經驗,提出其認知結構可變性(Structural Cognitive Modifiability) 的理論。他深信「認知發展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這個理論的基礎是人類認知發展可以通過導引介入的學習經驗 (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 而得到改變。弗耶斯坦教授的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亦發展成為 Think Bright訓練的骨幹。

導引學習 (Mediated Learning):
與我們熟悉的傳統、老師中心的主導教學 (teacher centred direct teaching) 不同,導引學習一般是透過一位成人 (老師或家長) 擔當導引學習的角色,負責導引學習的成人存在於學習刺激 (learning stimulus) 和學習者 (learner) 之間 (見下圖)。

導引教學概念圖

圖: 導引教學概念圖

他必須以兒童為本 (child-centred),因應學習者的學習能力、需要、動機、喜好等來挑選和調節學習內容,以達至有意思和有效果的學習。負責導引學習的成人與學習者的關係是互動的;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習者必要的協助與指導(scaffolding),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果效。